笔趣阁 > 家侄崇祯,打造大明日不落 > 第875章 大明日不落,触手可及

第875章 大明日不落,触手可及

笔趣阁 www.biquge5.la,最快更新家侄崇祯,打造大明日不落 !

    在某道士长期谆谆教诲下,崇祯和官员们的眼界,可是今非昔比。

    优质的钢铁产量暴涨,这意味着什么?

    可以制造出威力更为强大的枪炮,更为坚固、轻巧的铠甲,以及锋利的刀剑。

    崇祯想到来年,指挥着钢铁洪流,碾压建奴,直捣黄龙,不由自主地亢奋起来。

    钢铁产量的增多,同时也意味着,可以大规模使用钢筋混凝土。

    兴修水利,建造房屋,架设桥梁……以及修建铁路。

    这将会给大明,带来怎样的变化?

    钢铁,将是大明中兴,不,大明盛世的钢铁脊梁!

    崇祯深深地看了一眼钢锭,然后目光从众多官员身上掠过。

    在密云建钢厂的时候,朝中反对的意见颇多,认为这是在劳民伤财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叔父永远是正确的,反对叔父的,一定是佞臣、庸官。

    其实这次为了保密,这次没有展示以优质钢铁制造的崇祯式步枪,以及神威逍遥炮。

    随着钢铁品质、产量的提升,枪炮的威力自然更大,并且产量也随之暴涨。

    如今经过整训的京营,全部换装成崇祯式,装备了各种口径的神威逍遥炮。

    关宁军的装备,此时也是鸟枪换炮。

    不仅崇祯式步枪装备率是以往的三倍,装备了重量轻、移动灵活的野战火炮,野战能力也非昔日可比。

    所谓‘建奴满万不可敌’,如今就是一个笑话。

    钢铁只是工业展示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崇祯和官员们,还观看了织工用新式纺车和织机,现场展示纺纱织布。

    十几倍的效率,再次惊呆了众人。

    这哪里是什么纺车、织机,就是造银子的神器啊!

    接连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视觉、精神双重冲击,让官员们的脑袋,都有些麻木了。

    在不知不觉间,大明已经是旧貌换新颜,天翻地覆了啊!

    一些年龄大的官员,不光是感觉脑子不好使,连心脏都有些招架不住。

    “这纺车,名为‘崇祯机’,织机,唤作‘娘娘机’。”

    崇祯主动向众人介绍,引来一阵如潮水般的彩虹屁。

    崇祯神态自若,只是走路的时候,脚步飘的厉害……皇帝嘛,也没有啥嗜好,权力、女人、银子,外加个名。

    “那是何物?”

    展示的一件新奇物品,引起了崇祯的注意。

    王承恩答道:“回禀万岁爷,此物名为自行车,乃是云真人的弟子方以智的杰作。”

    没错,这东西正是自行车。

    这玩意儿本来就不算是什么高科技。

    有过硬的钢材,又有水力车床,造出自行车并非难事。

    唯一麻烦的是轮胎。

    没有橡胶,自然没办法制造出充气轮胎。

    只能找橡胶的替代品。

    这个并不难找。

    古塔胶!

    这是一种野生天然橡胶,来自于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古塔波树。

    华.夏的杜仲树,也可以提取出这种胶,只不过杜仲是名贵药材,用杜仲树提取成本太高。

    最理想的就是古塔波树。

    如今大明与南洋的商路畅通,弄到古塔胶很容易。

    并且古塔胶提取十分简单,割破树皮、提取古塔胶,分离与纯化,即得。

    这玩意儿不仅价钱便宜,还十分好用,常温下质硬,耐摩擦,耐水,耐酸碱,熔点低,高度绝缘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两百年后,在橡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之前,西方用的越洋电报电缆,用的就是古塔胶。

    古塔胶做自行车轮胎,自然是莫麻达,也就是暂时无法造出充气轮胎罢了。

    以现有的条件,造出的自行车重了点,比起后世的二八大杠自行车,还要重个两三倍。

    “自行车?能自己行走的车子?”

    “它只有两个轮子,又如何能行走?”

    崇祯顿时来了兴致。

    官员们也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两个轮子,怎么跑?

    王承恩自告奋勇地说道:“奴婢在西山岛的时候,曾经学过自行车,这就为陛下展示。”

    “方以智,你去!”

    云逍瞪了王承恩一眼,直接吩咐方以智上车展示。

    老王你是个什么水平,自己心里就没点儿数?

    王承恩的确是学过骑自行车。

    摸爬滚打练了一个多月,也才是勉强能一只脚踩着脚踏板,一只脚蹬地,然后溜上一段距离而已。

    稍不留神,要么撞墙,要么溜到沟里。

    让他去展示,不,献丑,岂不是败坏了自行车的名声?

    没蛋的男人,不适合骑自行车。

    方以智将衣摆撩起,塞进腰带中,然后左脚踩脚踏,右腿一甩,潇洒地坐上了自行车。

    然后双脚发力,在一道道惊诧的目光注视下,绕着人群骑了一大圈。

    官员们惊叹之余,无不跃跃欲试。

    如果人手一辆自行车,以后出门岂不便利?

    “有趣,这自行车,还真是有趣!”

    崇祯想象着自己以后骑着自行车,在皇宫中游荡的画面,不由得一阵大笑。

    “可不只是有趣!”

    云逍弄出自行车,可不光是玩儿。

    接着他谆谆善诱:“将来大明每家每户都有一辆自行车,不仅能代步,还能拉载一定重量的货物,想想看,那是个什么场景?”

    崇祯脑补不计其数的自行车,汇聚成的洪流,不由得张大嘴巴。

    自行车虽然没有马匹快,可它造价低,并且不需要吃喝拉撒。

    这要是产量上去了,推广到全国,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。

    叔父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,就是改变民生的大手笔啊!

    云逍继续启发:“若是将自行车的轮胎技术,用于马车,再以王徵机替代马匹当做动力,那又是什么光景?”

    崇祯的嘴巴张得更大了。

    以王徵机替代马匹,这样的车子不光是出行的问题,还关系到运输业。

    大宗、远途运输有铁龙,小宗、近距离运输有这种蒸汽车,百姓出行有自行车……不敢想,简直不敢想!

    崇祯机、娘娘机,让百姓穿暖衣。

    盛世神稻以及玉米、红薯等粮食,让天下人吃饱饭。

    水泥、钢材,可以建更多房子。

    铁龙、蒸汽马车、自行车,改变了运输和出行方式。

    科学,将彻底改变华.夏人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。

    同时也让大明的国力,远迈汉唐。

    大明日不落,触手可及!

    云逍接着说道:“还有一件礼物,最能体现科学的力量!”

    崇祯:还有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