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北朝有个独孤郎 > 第五十七章 天心(求收藏、推荐)

第五十七章 天心(求收藏、推荐)

笔趣阁 www.biquge5.la,最快更新北朝有个独孤郎 !

    子萱将李三慕容婧夫妇相救之事,向陶弘景说了,陶弘景听到后深感这对夫妻义气深重,当然答应了子萱收李宇为徒,并嘱咐子萱要细心调教,全心相待。

    当子萱提到李三交托刀法竹简及长刀时,陶弘景心生异感,忙问子萱竹简及长刀何种模样,有无特殊标记。

    子萱细心回想,凭着记忆里的模糊印象,将长刀形状绘出,旁边歪歪扭扭画出三个字符,陶弘景看了神色忽变,颇为恭谨。

    子萱见陶弘景神色有异,问道:“师傅,这是长刀上刻得字符,您是否认识?”

    陶弘景忽然站起身来,抬望远空,幽幽道:“唉,老夫还是没能破了心中执妄,数十载修行,又有什么意义啊?”

    嘀咕完转过身来,盯着子萱道:“乖徒儿,解释李少侠夫妇,乃是你莫大的机缘,切自珍惜,不可使之落入心怀叵测之人手中。”

    子萱见陶弘景忽然神色凝重,大为不解,刚要追问,忽听陶弘景继续道:“这两个字符,该是先秦文字,是为燕赵之地的小篆——武安君!”

    子萱听陶弘景说的沉重,这三个字似乎有什么含义,但他却并未听说过,于是挠了挠头,满脸疑惑地望着陶弘景。

    陶弘景见子萱竟然连武安君都不知道,无奈一笑。

    “当日战国硝烟肆虐,神州大地上七国并立,秦王嬴政为得和氏璧,引出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一段佳话。

    时找过内有蔺相如,外有廉颇老将军,秦国才不烦侵越。但时事善变,后赵奢、蔺相如已死,廉颇、乐毅自相攻杀,先后出走,赵国已危如累卵,不日可破。

    正这时,秦国来攻,赵国本已指日可破,却有以名将横空出世,正是一直留在赵国北部抗击匈奴的李牧。

    李牧西却秦兵,北抵匈奴,战功赫赫,被封为君候,号武安君。 这武安君正是李牧封号,想那把造型怪异的长刀,必是他的兵刃——卸甲刀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陶弘景终于停下,看了看目瞪口呆的子萱,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子萱虽然不知道这个什么武安君是谁,但是李牧的大名,他却早就听过,正是因为李牧被谗言击倒,才惹得赵国那么快的覆灭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子萱却心中有些异样,但不知又是为何而起,忙着问陶弘景关于长刀与竹简之事,便放下不提,却没注意到这个故事对他有多么重要。

    陶弘景自然也与子萱有同样的心思,但凡事亲身经历,才能悟透红尘,若此时出言指点,却恐不是什么好事,于是按下不提。

    子萱见陶弘景笑看自己不言语,追问道:“那这卸甲刀既是名将神兵,该有些名堂吧?”

    陶弘景轻捻长须,呵呵笑道:“那是自然,不过这些东西怕只有李将军后人才能知道,不足为外人道也。于我看来,那竹简或许比这卸甲刀更为珍贵。”

    说着,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子萱,沉默不语,心中考验子萱的想法,暗暗产生。

    子萱却不明白陶弘景心思,他关心的是,为何这竹简上记录的功法,却又比神兵利器更为珍贵。

    “师傅,为何你会如此认为呢?几式刀法,相比您也能教我,这神兵利器却不是随便能够得来的啊!”

    陶弘景呵呵笑了,颇有深意地说道:“李牧当年号称战国四大名将,除了抵御秦国进攻之外,又能死死守住赵国与匈奴边界,而且他对战匈奴的时间,恐怕比抵御秦国入侵更久,其间不知累计了多少对付异族骑兵的战术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子萱忽然明白了过来,插言道:“以师傅之见,莫非竹简上除了刀法,还有兵法不成?”

    陶弘景呵呵笑道:“当然,但究竟是以何种方式记录,我却并不知晓,但窃以为,此兵法,会是类似匈奴、柔然、鲜卑等蛮族骑兵的克星!”

    说完,便意味深长笑了出来,子萱听了,心中也有所感,喃喃道:“师傅,难道您的意思是,我可靠这些有针对性的兵法,来克制蛮族?”

    陶弘景见子萱上钩,嘿然笑道:“难道你身为汉奴,饱受鲜卑蛮夷欺凌十几年,便没想过要报此深仇吗?他们可是入侵我华夏大地的蛮族啊!”

    子萱听了,心中不由讶异,陶弘景修道之人,何以会有如此狭隘的民族观念,虽然陶弘景是他师傅,但子萱也不得不矫正下他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师傅,徒儿不肖,却有些不同的看法!”

    陶弘景一听,心中虽然已然明了子萱的意思,但面上却不动声色道:“哦?”

    子萱见陶弘景表情,心中打定主意,拱手说道:“传闻当初炎黄始祖轩辕黄帝,曾分封十四子,而后传至夏禹,夏禹后裔为商汤所灭,北逃出离中原,避居北野,渐渐形成了后来的匈奴,匈奴后又逐渐演变,才有了如今的众多异族。”

    说道这里,子萱喘了口气,看着捻须微笑的陶弘景说道:“我等实同为炎黄子孙,为何偏分出你我,自相残杀呢?”

    陶弘景心中已十分满意,但却还想进一步了解子萱心中所谓的不同看法,到底是什么样的,于是问道:“你将他们视为同胞,可他们的刀,可是沾满了汉人的血啊!”

    子萱却不用陶弘景说完,立即道:“冤冤相报何时了,若不能放弃成见,华夏大地何时才能脱离血海啊?道家谓上体天心,既然天心让异族存,那必有天的道理,如果我们不能相互扶持,最终遭殃的,还是战火中打滚的平民百姓啊,众生皆苦!”

    陶弘景听到这里,已经相当满意,当即哈哈大笑,拍着手赞道:“好,好一个冤冤相报何时了,好一个上体天心,好一个众生皆苦!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子萱见陶弘景忽然变了一个态度,心中不由惊讶,同时将自己没说完的话,暗暗压了回去,疑惑地看着陶弘景。

    却见陶弘景拍了拍子萱的肩膀,柔声道:“若你能一直保持这份心思,将来必然大有作为,这也是百姓之福!”

    说着,想起卸甲刀及李牧兵法的事,又眉头深锁,凝重道:“无怪你能有此机缘,既得神兵,又获兵法,看来天意早定,但是……”

    子萱听陶弘景的话,本来心中多少明白了,陶弘景其实是在试探他,心中也暗暗冒了冷汗,不由自忖方才未言之事,是不是也符合陶弘景的认知。

    此时听陶弘景说了但是之后,便神情暗淡,不由问道:“师傅,但是什么啊?”

    陶弘景心中也在纠结,不知是不是先给他提个醒,思虑半晌,还是放弃了泄露天机的想法,幽幽道:“但是祸福相依,得了至宝,就该善用,切莫自误,凡事当断则断……好了,你下山去吧!”

    陶弘景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,让子萱莫名其妙,但他说完便飘然而去,子萱也赶不及追问,见陶弘景眨眼间身形已远,忙喊道:“师傅,此间事了,别忘了来看看徒儿!”

    陶弘景听见子萱喊声,幽幽道:“但愿乖徒儿能只得李将军遗宝,莫步李将军后尘啊!”

    子萱没听到陶弘景的回应,无奈看着陶弘景远去的方向,喃喃将方才没说完的话道出。

    “西方大6与海上岛国,才是未来真正的劫难啊,若不趁早团结一致,将来的灭顶之灾又该让后人饱受劫难了,一致对外,解决未来的隐患,才是正途啊!”

    嘀咕完后,子萱小心收起了陶弘景所赐虫草,即刻下山去了,多拖一日,牛一郎恐怕就多一分危险啊!

    回到伏牛岭,所有人见到子萱都热情地打着招呼,子萱一一回了,看着渐渐成型的伏牛村新居,子萱心中满是浓浓的成就感。

    他甚至想象到了,在未来的某一天,自己和无双,会在伏牛村的街口领着孩子,和所有的村民们围着火堆跳舞、唱歌、谈天说地。

    那样的生活,真是太幸福了,虽然现在看起来,还太过遥远,但子萱越坚定了要将伏牛村建设地越来越好的决心。

    贾思勰见子萱回来,跟上去边走边介绍着几日来建设的进度和情况,并询问接下来该如何继续进行。

    没想到只得到了子萱匆忙中一句简单的回应:“稍后再讲,等下我回去找你的,还有其他事情要你帮忙!”

    说完,便一提度,直奔牛一郎的小屋。

    牛一郎此时正在休息,虽然他的伤和毒有陶弘景赐的丹药吊着,暂时没有大碍,但毕竟身体受损,是故颇为虚弱,忙一阵便要回去休息一阵。

    子萱冲进屋里时,翠秀和李宇正在一边照顾,子萱忙让他俩去找牛二郎来,二人去了,子萱才坐到床边,说道:“牛大哥,成了!”

    牛一郎听了子萱的话,腾一下坐了起来,起的太猛,一阵头晕目眩。

    “子萱兄弟,你是怎么……”话还没说完,却听门外牛二郎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“大哥,子萱兄弟回来了?正好让他去看下,有人来踩盘子了!”

    听到牛二郎的话,二人均吃了一惊,心道究竟生了什么事了?